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走城鄉看變化’暑期專項實踐團隊-“走五埠 韻新步”赴五埠村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充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導廣大青年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7月30日至8月1日,由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副書記(主持工作)劉海泉擔任指導教師,馬克思主義學院宋洋、任潔、蘇瑾、章寧、王婷婷、朱瑪麗同學組成的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走五埠 韻新步”實踐團隊于走進山東第一石頭村—五埠村,開展為期3天的調研。
團隊成員們前后參觀了藏兵洞的等紅色景點、深入對話孫伯鎮五埠村黨支部書記趙同軍與景區經理李前程、參觀鄉村記憶館、體驗當地非遺項目,深刻感悟到文旅融合對五埠村發展的重要性,實現了它從貧瘠之地到鄉村振興示范村的巨大變化,這不僅僅是一個村莊的變遷史,更是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刻詮釋。
聆聽書記箴言,共悟振興之旅
實踐團隊成員有幸與五埠村黨支部書記趙同軍進行了深入交流。趙書記詳細介紹了五埠村如何通過推動文旅融合、振興產業等舉措,將一個貧困小山村轉變為聞名遐邇的“山東第一石頭村”。在采訪中,趙同軍不僅分享了建設旅游村的成功經驗,也坦率地指出了當前發展中遇到的挑戰,如交通不便、征地困難和基礎設施升級的迫切需求。 同時,趙書記也為實踐團隊描繪了五埠村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并對年輕一代寄予厚望,期待更多年輕人投身于五埠村的發展事業中,共同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趙同軍書記為團隊介紹五埠村成就) (團隊成員與趙同軍書記進行訪談交流)
體驗非遺遺跡 傳承文化之光
實踐團隊成員來到非遺工坊,在工坊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成員們深入體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岱宗傳拓。“每一次拍打,都像是在與古人對話,每一次呈現,都像是在解讀一段歷史。”團隊成員們看著手中的拓片,仿佛看到了歷史的脈絡,感受到了文化的厚重。
通過親身參與和感受這些傳統技藝的魅力,實踐成員不僅觸摸到了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蘊,更增強了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這次活動激勵著成員們要致力于保護和傳承珍貴的中華歷史文化遺產,讓這些寶貴的文化火種得以延續,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圖為團隊成員共同體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岱宗傳拓)
探鄉村記憶館 共品鄉韻時光
實踐團隊成員走進鄉村記憶館,這是一座承載著五埠村幾百年風雨滄桑的寶庫,它以“鄉村記憶、印象五埠”為主題,向我們緩緩展開了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卷。在這里,每一件展品都訴說著五埠人不屈不撓、拼搏進取的故事,它們見證了這個小山村如何在歷史的洪流中保持那份難能可貴的積極與向上。從曾經的貧困閉塞到如今的鄉村振興,每一個步伐都匯集了五埠人的辛勤與才智,每一段旅程都熠熠生輝著奮斗的光輝。
(五埠村鄉村記憶館門前) (團隊位于鄉村記憶館前拍攝合照)
采訪景區經理 探索發展奧秘
下午時分,團隊成員來到工會辦公室采訪五埠村“伙大門”景區經理李前程,李經理熱情介紹,2015年,村集體引入泰安四方集團,聯合成立了泰安市五埠嶺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充分整合資金和資源優勢,對村莊進行了景區化開發,高標準打造基礎設施,并策劃打造了老坑灣、十畝荷塘、一路分兩州、鄉村記憶館等多個自然文化景觀,修繕了五條“伙大門”胡同。
(五埠村工會辦公室與李前程經理進行訪談) (圖為與團隊成員與李前程經理的合照)
通過與五埠村的深度合作與交流,對五埠村的文旅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做出了深入的了解。隨著實踐活動的圓滿結束,五埠村的探訪畫上了句號,但鄉村振興的征程仍任重道遠。實踐隊員們將不斷前行,繼續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www.szhdrg.com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www.szhdrg.com.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