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桂小筍
5月31日早上,新亞制程發布公告稱,接到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因為公司因涉嫌信息公開違規違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5月4日,證監會確定并對立案偵查。
新亞制程此前存有數次違反規定,比如,原大股東及關聯企業違反規定占款、選用總額法確認收入造成主營業務收入虛報等。5月31日,《證券日報》新聞記者聯絡公司咨詢本次被調查的相關事宜,但企業電話無人接聽。
查看公開數據得知,在4月末公布年度報告前后左右,新亞制程出現好幾個投資者們擔心的事宜,包含年度報告被非標準。
企業年度報告被非標準,和原大股東和關聯企業占款相關:報告期,新亞制程一部分經濟往來資產通過雙層正中間企業賬戶銜接后,資產最后流入原大股東和關聯企業。企業在無法識別以上關系事宜的情形下,沒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審議,且沒有在企業臨時性匯報以及相關本年度定期報告中直接公布,表明新亞制程的內控制度未及時發覺或有效預防未授權并且對財務報告有深遠影響的關聯交易。公司已經對于該有關問題自糾自查,并且對以上內控缺陷展開了整頓。截止到匯報日,原大股東和關聯企業已償還所有本錢及利息。
鏡片資詢創辦人況玉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說,在審計過程中,假如猜疑上市公司往來賬戶資產有什么問題,需看這種資產相對應的業務流程是否真正產生,及其業務流程身后資金流入是不是和對應的業務流程相符合。
“若是有真正科學合理的業務流程產生,審計公司也許不會去追朔資產最后流入。但是,在現有資產被占用案件中,一般情況就是,財務審計時發現資金排出沒有直接業務流程做支撐,從而出現財務審計高度重視,并啟動附加調查程序?!睕r玉清介紹說。
有從事多年財務審計的人員告知《證券日報》新聞記者,針對上市公司往來賬戶資產,是從會計原始憑證、銀行流水賬單、財務報告三個方向進行確認,出現異常顧客或是出現異常經濟往來通常是在這三項憑證比照中可以看到。
年度報告被非標準一事還沒有落下帷幕,企業先前發生的那一部分業務流程收入準則方式不正確,年度報告披露的業務運營狀況有誤、不全面等事宜也被監管局關心。
交易中心在2022年年報問詢函中談及,2023年4月27日,新亞制程更改了會計差錯,因素企業深圳亞美斯通電子有限責任公司不合理采用了總額法,導致企業2021年年報披露的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與此同時多計1886.79萬余元。企業對此筆項目進行追溯調整,與此同時核減2021年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基于此,交易中心規定公司說明2022年度報告的內容一些會計基礎問題。
對于此次被調查,是否和企業已經出現了的以上事宜相關,《證券日報》新聞記者聯絡新亞制程欲資詢相關事宜,但公司座機電話自始至終無法接通。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www.szhdrg.com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www.szhdrg.com.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