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是中國著名的音樂之鄉,造就了眾多人們耳熟能詳的音樂家。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作曲陳鋼、中央音樂學院院長 指揮家俞峰、大提琴家馬友友等,在寧波這片孕育了無數音樂瑰寶的土地上,旅美鋼琴學者何超以其獨特的藝術才華和跨文化視野,成為了連接東西方音樂的橋梁。作為寧波籍的杰出代表,他不僅在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獲得了應用數學學士學位,更在鋼琴藝術的殿堂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音樂與家鄉的不解之緣
對于何超而言,寧波不僅是他的家鄉,更是他音樂旅程中的重要福地。從早年在寧波施坦威音樂中心的首次沙龍獨奏,到2022年在寧波音樂廳演奏全套肖邦諧謔曲的精彩呈現,再到即將在寧波文化廣場大劇院(保利劇院)舉辦的鋼琴獨奏音樂會,何超始終將家鄉作為自己音樂夢想的起點和歸宿。他深情地表示:“寧波是我的始發地,每一次站在家鄉的舞臺上,都是對我音樂旅程的一次深刻回顧和全新啟航。”
出身于書香門第的何超,自幼便沐浴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中。父母親作為藝術愛好者,為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成長環境。母親家族的良好音樂環境熏陶了他的音樂審美和敏銳度,而父親則是一位潛心研究書法的企業家,他的書法造詣對何超的模仿能力和藝術感知力產生了深遠影響。“我從小臨摹字帖,跟他練習書法,培養了我出色的模仿能力,之后很好地運用到鋼琴演奏中。由于從小就浸潤在音樂和書法筑就的藝術環境中,對我的藝術成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書法與音樂的雙重滋養下,何超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東西方文化的交融與碰撞
在美國近十年的留學生涯中,何超深刻體會到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與交融。他認為,東西方文化既是獨立的也是相通的,互融共通才能造就一個美好的世界。通過學習書法激發的模仿能力,何超成功地將這一技能運用到鋼琴演奏中,實現了東西方藝術與文化的完美結合。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無論身處何地,只要心懷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就能跨越文化的界限,實現藝術的交流與傳播。
挑戰肖邦經典,展現音樂才華
對于即將到來的鋼琴獨奏音樂會,何超滿懷激情地表示,他將為現場觀眾呈現肖邦最核心的獨奏作品——4首《諧謔曲》與4首《敘事曲》。這些作品不僅是肖邦藝術生涯的巔峰之作,更是對鋼琴演奏者技藝和體力的極大考驗。通常情況下,任何一位演奏家,即便是演奏8首作品中的一首,都絕不敢說是一件易事。何超自信地表示:“本次我將一氣呵成演奏全套8首作品,這無論對鋼琴技術、個人體力、腦力、記憶力都是極大的挑戰。縱觀整個鋼琴演奏專業圈,也鮮有人可以做到。我想展示肖邦最核心的獨奏作品給大家,同時也想挑戰演奏難度極高、演奏時長極長的曲目。”
隨著音樂會的臨近,何超將繼續在鋼琴藝術的道路上探索前行,用自己的才華和熱情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傳播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期待何超在未來的音樂旅程中創造更多的輝煌成就!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www.szhdrg.com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www.szhdrg.com.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